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 正文

专家简介

李茂琴

风采展示

李茂琴   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

从事急危重症医学20多年,徐州市优秀专家,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分会常委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症协作委员会常委委员,徐州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擅长各种危重病的救治,主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参与国内多项多中心研究、负责在研及完成的市科研课题5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项、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三等奖二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已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在中华级杂志发表论文9篇。
 

联系电话:18952172588

重症患者生命的依托
——记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李茂琴
2010-07-16

这是一个个令人怵目惊心的病例:

  ——年仅1岁半的患儿小宝,大面积灼伤,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在被本市一家医院放弃治疗的情况下,其亲属将他送来市中心医院ICU救治。该患儿抢救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李茂琴主任毫不犹豫地带领医护人员开展了争分夺秒的抢救。她组织肾内科、普外科和小儿科进行了紧急联合会诊,确定最佳抢救方案。由于肾功能衰竭,患儿太小不能血液透析,只能采取腹膜透析,李茂琴主任亲自严密监测,严格调节出入量平衡;同时将患儿灼伤面暴露在灯下烤,以保持创面干燥,外用面罩保温……10天10夜的紧张抢救,患儿小宝奇迹般生还,直至痊愈出院。

  ——来自邳州农村的一名26岁的女性患者,孕期未发现已患脂肪肝,产后发现肝功能衰竭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送来徐州市中心医院ICU时病情已十分危重。李茂琴主任果断为其连续做血浆置换、血液毒素吸附、连续血液透析……两周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来完全恢复。

  ——来自我市某县一名40多岁的重症胰腺炎病人,入院时已出现严重休克,肾功能、肝功能衰竭,尿少、腹胀明显,生还的希望已极其渺茫。李茂琴主任为患者进行了血液净化和整体综合调整治疗,使病情有所好转,但腹胀仍然严重。李茂琴及时组织专家会诊,确定在定位下进行腹腔穿刺引流,使病人转危为安。这位已被当地医院判了“死刑”的重症病人,终于被李茂琴主任从地狱门前拉了回来。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茂琴主任和ICU全体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重症病人:严重创伤、大手术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病人,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心、脑、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的病人,各种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的病人。这些危重病人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还要做到处理问题及时、果断而准确——因为对每一例重症病人的抢救,都是一场不可复制的、特殊的战斗。

  作为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学科带头人,李茂琴在她27年的从医生涯中,有着5年内科、4年急诊和十几年的危重病救治经验,曾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地知名医院的ICU进修学习和交流。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病情和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她坚持努力学理论、钻业务、搞科研,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医学动态,不断创新医疗技术水平。在她的带领下,该科先后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氧合功能监测、PCT对感染的监测等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其中独立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困难气管插管,独立进行床边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技术,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水平,其呼吸机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成功开展,更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相关专家的认可,荣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李茂琴主任深深体会到,脏器移植和心脏病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三个环节:器官来源、手术过程和术后监护治疗。近几年,徐州市中心医院陆续开展了肝脏移植、心脏移植等重要器官移植和心脏搭桥手术、5个月以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李茂琴主任和ICU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把住术后监护治疗这一重要环节,与临床科室紧密协作,确保各种重大手术的安全。作为科主任,李茂琴总是身先士卒,亲守在病人床边,仔细监测每项指标,准确判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时有效地处理每个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严重多发伤、危重型中毒、严重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各种危重病的死亡率。尤其在医院开展淮海经济区首例肝脏移植期间,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李茂琴主任夜以继日,一连多天吃住在医院监护病人……

  多年来,李茂琴主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个危重病人,对病人她无论贵贱、无论老幼一视同仁;她分秒必争,从无丝毫怠慢,千方百计为病人争取一刻千金的宝贵抢救时间。她的这种精神,已成为徐州市中心医院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行动,他们肩负重症患者生命的依托,他们每天都在尽心尽职地为抢救重症病人而紧张地忙碌着。    

 

李茂琴和她的“特种部队”
记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李茂琴


  这里是生死一线的临界点,无数人曾在这里走过人生最危险、最黑暗的旅程;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生护士不舍昼夜,与死神抢夺生命……“急诊室的故事”曾让人津津乐道,ICU(重症医学科)紧闭的大门背后,充满着神秘和未知——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由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组建而成。主任李茂琴把这支100多人的医护队伍戏称为医院的“特种部队”,在急诊和重症抢救的特殊领域,他们掌握全面技能,肩负生死大任,与时间赛跑,创造生命奇迹……

  死神在这里却步

  急诊科的繁忙,或许每个人都曾亲身体会过。护士形色匆匆,穿梭在病床之间;医生神色凝重,身边永远围着满满一圈病人家属。

  急诊科是一个“分流机”,通过急诊绿色通道,病情较轻的患者,直接被转往相关科室;而生命垂危的患者,则会在第一时间被推进ICU进行抢救。ICU,一个与急诊科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科室,静谧,是ICU永恒的气氛。

  走进重症监护室,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病房的医护人员都处在紧张的观察和抢救病人中。病床前,医生护士仔细观察着每个病人床边监护仪器上显示的生命体征,捕捉瞬间的病情变化,及早准确诊断,快速予以处理,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悉心呵护着脆弱的生命。

  几个月前,年仅1岁半的患儿小宝,大面积灼伤,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在被本市一家医院放弃治疗的情况下,其亲属将他送来市中心医院ICU救治。

  李茂琴主任很清楚,小宝被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带领医护人员开展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李主任迅速组织肾内科、普外科和小儿科进行了紧急联合会诊,确定最佳抢救方案。由于肾功能衰竭,年幼的小宝不能进行血液透析,只能采取腹膜透析,李主任带领ICU全体医护人员严密监测,严格调节出入量平衡;同时将小宝灼伤面暴露在灯下烤,以保持创面干燥,外用面罩保温……

  经过10天10夜的紧张抢救,小宝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死神,又一次被挡在了ICU的大门外。
  
  这样的奇迹,几乎每天都在ICU上演。来自邳州农村的一名26岁的女性患者,孕期未发现已患脂肪肝,产后发现肝功能衰竭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送来中心医院ICU时已奄奄一息,意识渐失。李茂琴主任果断为其连续做血浆置换、血液毒素吸附、连续血液透析滤过……两周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来完全恢复。
  
  “这里是病人最艰难的一站,是意志、关爱和医学对抗病魔的无声战场。”李主任感慨地说。


  “特种部队”的精良技能

  严重创伤、大手术、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病人,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心、脑、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的病人,各种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的病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茂琴主任和ICU全体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重症病人,他们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过硬的技术,还要做到处理问题及时、果断而准确——“对每一例重症病人的抢救,都是一场不可复制的、特殊的战斗”。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20岁左右的车祸患者被紧急送往ICU,担架抬进来时,患者血流如注,担架整个染成了红色,患者血压全无,生命危在旦夕。李主任和几位医生迅速为其采用深静脉穿刺快速输血输液维持血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障氧供,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然后压迫止血已无法控制大出血,李主任果断决定,马上叫来介入科医生进行会诊,大家共同协作,一边为其进行抗休克治疗,一边组织将患者送入导管室,通过介入堵塞断裂的血管,汩汩流出的鲜血 终于止住了,患者的血压也逐渐恢复并稳定。几个小时后,病人清醒了。

  在急诊医学中心工作,任何类型的病症都可能遇到,这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李主任坦言,这个科室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非常强,“特种部队”里的30多名医生人人都是多面手,医学知识面很广,技术水平较高,在患者送来急诊和ICU 后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迅速进行抢救。

  而作为这支“特种部队”的总指挥,李茂琴主任更是身先士卒,凭借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带动整个科室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7年的从医生涯中,李主任有着5年内科、4年急诊和十几年危重病救治经验,曾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地知名医院的ICU进修学习和交流。“器官支持”技术是她的强项。“除了神经系统,其他器官都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李主任说,来ICU的多是一些器官严重受损的患者,而如何对这些病人进行监测、护理就成为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曾有一位刚结婚的小伙子,因车祸导致肝脏粉碎性受损,送到ICU时全身被血浸透,处于休克状态。在外科迅速手术采用纱垫压迫止血的前后,李茂琴及ICU医护团队全力进行抗休克、止血等综合治疗。5天后,小伙子出血渗血渐止,血压稳定,纱垫被慢慢取出,身体随后逐渐恢复。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病情和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李主任坚持努力学理论、钻业务、搞科研,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医学动态,不断创新医疗技术水平。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李茂琴主任深深体会到,心脏病手术和各种大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三个环节:手术技术、麻醉过程和术后监护治疗。近几年,徐州市中心医院陆续开展了肝脏移植、心脏移植等重要器官移植和心脏搭桥手术、5个月以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李茂琴主任和ICU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把住术后监护治疗这一重要环节,与临床科室紧密协作,确保各种重大手术的安全。

  在李主任的带领下,该科先后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氧合功能监测、PCT对感染的监测等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其中独立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困难气管插管,独立进行床边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技术,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水平,其呼吸机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成功开展,更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相关专家的认可,荣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责任感,让她们全力以赴

  作为一个成立了近20年的科室,除了一位医生因医院发展调任其它科室任主任外,ICU其余15位医生牢牢扎根此处,没有一个人退出或离开。是什么让他们对这个辛苦而紧张的特殊战场如此忠诚?

  李茂琴主任清楚地记得,刚成立ICU时,科里只有四名医生,她就是元老之一。在这里,她干了整整19年,无数次睡梦中被唤醒赶到医院进行紧急抢救,无数次与患者及家属痛苦、绝望的目光相对,无数次,她和“战友们”忙碌至深夜……这么多年来,她记不清有多少垂危的病人从这里健康地走出,但每一次创造生命奇迹时内心那份震撼,让她永远难忘。

  责任感,是身为医生的那份责任感,是不忍看到患者痛苦的慈悲心,让她们牢牢守护着这扇隔绝快乐与悲伤的“生死之门”。

  作为科主任,李茂琴总是身先士卒,亲守在病人床边,仔细监测每项指标,准确判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时有效地处理每个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严重多发伤、危重型中毒、严重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各种危重病的死亡率。尤其在医院开展淮海经济区首例肝脏移植期间,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李主任及战友们夜以继日,一连多天吃住在医院监护病人……

  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医生的身上,也在急诊和ICU的护士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房涛是ICU病房的一名普通男护士,对于这份辛苦的行业,他很热爱。“ICU的病人多数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他们对护士会有很多要求,我们的工作比普通护士更繁琐、更艰巨。但是大家都非常团结,从来没有人拈轻避重,更没有人推诿责任。”房涛记得,刚工作时,看到一位醉酒的患者吐了一位女护士一身,但女护士没有抱怨一句,依然耐心地为他清洗伤口,并冲了一杯蜂蜜水给患者解酒。这个情景对他触动很大,也让他下定决心,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护士。

  由于来急诊的病人通常病情紧急,很多患者家属因情绪激动或紧张,会对护士恶语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不久前,一位患者醉后受伤,送到急诊后情绪很不稳定,对护士提出各种要求,一位女护士反应稍微慢了两分钟,被醉汉连扇两个耳光。“护士们受到这种委屈,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尽量安抚。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小护士都非常懂事,没有怨言,对待工作极其认真。”李主任说。

  科室发展再创佳绩

  一个医院的急诊医学科建设水平如何,决定了这座医院的抢救水平、医生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检测、抢救的高端设备水平。而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创造的一系列成就,无疑更为医院品牌增添了光彩。

  2011年7月,喜讯传来,急诊医学科被列为省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被列为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这样,加上前两批进入省重点专科的心内科、核医学科、口腔科以及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中心医院省重点专科的科室增加到8个,医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两年,急诊医学中心的科室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2010年,急诊医学中心加强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抢救设施设备齐全,医护人员合理排班,做到24小时全天候待命。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恶性心律失常、急性中毒等急诊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实现无缝隙衔接。据统计,2010年该院完成急诊门诊81885例,抢救危重病人3129例,收治危重病人5240例,抢救成功率92%。

  据李茂琴主任介绍,目前科室共有ICU床位39张,急诊病房床位40位,但这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患者需求。待医院新建的医技大楼竣工后,将为急诊医学中心增设更多床位,最大限度满足科室发展需要。


省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
  徐州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分为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综合性ICU、EICU、ICU2)二部分,整合了我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的人力、技术、设备,使急诊医诊与重症医学联合的特色。
  
  特色医疗:急救医学中心规模和开展的工作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不仅完成一般科室规定的专科技术项目,同时常规开展规定的重点科室技术项目如连续血液净化在急诊病人中的应用、起搏(体内及体外)、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CO、BP、CVP、PAWP)、超声诊断在急诊中的应用、呼吸功能监测、开展救命手术(宫外孕、血气胸等)、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正确处理。
  
  在休克的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救治绿色通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专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项目有经皮气管导管导入术,机械通气支持及床边呼吸功能监测,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监测,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床边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亚低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脑代谢监测等。其中经皮气管导管导入术获省新技术引进奖,床边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应用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

  李茂琴    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遵义医学院,曾在上海长征医院ICU及北京阜外医院ICU进修学习。 现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症协作委员会常委,徐州市重症医学专业主任委员。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擅长急危重病的抢救,主攻方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研究。

  已完成课题《血管活性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内脏灌注的影响》,并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综合症的影响研究》,获徐州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通气在危重症中的应用》获淮海科技奖和徐州市科技进步奖;课题《不同压力水平的肺复张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影响的研究》已通过徐州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去年荣获 “徐州市优秀专家”、“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