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 正文

专家简介

宫海滨

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学分会心血管与微循环学组副组长。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会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是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徐州市优秀专家。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

风采展示


宫海滨   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留日、留英博士后      博士生导师

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学分会心血管与微循环学组副组长。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会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是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徐州市优秀专家。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在Circula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尤其在高血压病因学方面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风采

他的中国心徐州情
——记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宫海滨

2009-10-16

【专家简介】

  宫海滨,留日、留英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东南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导师,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卫生部十年百项心血管病变早期检测项目和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等科研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基金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会员,美国心脏学会(AHA)会员。在国家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际著名心血管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徐州市优秀专家,徐州市第十三届政协常委。

  宫海滨1965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东北,1982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5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他既没留在冰城、也没回到首都,而是南下徐州,来到四院(今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做了一名住院医师。 

  在四院工作的几年间,他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医生求教,在心导管介入治疗方面很快掌握了临时起搏操作术,参加了上百例永久起搏器的安装,并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行床边漂浮导管心功能检测。1989年参加了旁道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的电灼术治疗(当时在徐州尚属首例),其后又开展了二尖瓣球囊闭式分离术。这两项新业务的开展,在徐州及周边地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使宫海滨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1991年,宫海滨考取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生。临行前,回眸四院,他深深感激这里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爱护,感激这座古城百姓的淳朴与耿直,他对送行的领导和同事们说:“这里是我人生和事业的起航之地,我的第二故乡。”

  在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读研之初,宫海滨主要是进行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疾病基因水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这期间,他不仅了解到国内医学的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把眼光投向了国外医学前沿。在攻读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的6年中,有一位闻名世界的医学专家对宫海滨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就是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韩启德院士。宫海滨师从韩启德教授主要研究疾病状态下肾上腺素受体改变与心血管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首次报道了氧自由基对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影响,有6篇论文发表于《生理学报》、《中国病理生理》等核心期刊,其研究成果受到韩启德教授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获得博士学位后,韩启德院士和宫海滨作了一次长谈。他说:“你在这里虽然学有所长,达到了在国内较为先进的水平,但还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国门,进一步开阔视野,去学习和掌握世界一流的心血管疾病诊治知识。但学成后一定要回到国内,报效祖国人民!”

  1997年,宫海滨告别导师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新泻药大学、日本国家心血管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在心血管药力学方面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Nagatomo教授,从事新药治疗冠心病的研发工作。宫海滨像他的导师韩启德教授当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系进修时一样,不知疲倦地拼搏和探索,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小道上朝着医学高峰艰难攀登。他首次发现并证实AT-1015和Sarpogrelate hydrochioride两种新的5-HT2受体拮抗剂对冠状动脉收缩和舒张的抑制调节作用,研究成果分别在《药理学》和《生物药理学通报》杂志上发表。

  1998年,宫海滨转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国家心肺研究院做博士后,师从英国心力衰竭基金委员会负责人Sian E.Harding教授,主要从事心衰发病学的分子机制、临床药物治疗、基因转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次报道心衰病人的心肌βAR不仅藕连Gs蛋白同时也藕连Gi蛋白,通过Gi蛋白所产生的负性肌力作用是导致心衰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还有抗凋亡作用,起到了心肌保护作用。这一发现,对于指导临床使用βAR亚型拮抗剂治疗心衰、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研究成果分别在美国《循环》杂志、《分子细胞心血管疾病学杂志》和《英国药理学杂志》发表,产生了世界性影响。2002年,宫海滨被聘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国家心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持重大项目的工作,并负责带教,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及美、德、澳等国访问学者的科研工作。

  就在宫海滨学业和事业有成,在国际医学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之时,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昼夜萦绕心头。他一天也没有忘记出国留学前导师韩启德教授的教诲。2004年,他谢绝了国外导师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面对国内多家医学科研机构及知名医院的盛情邀请和高薪承诺,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已阔别13年的他的“第二故乡”徐州,成为徐州市从国外引进的第一位医学博士后人才。

  近几年,身兼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的宫海滨教授,为心研所和心内科的发展倾注了心血。按国家级标准完成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了高血压防治门诊。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心内科成为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临床重点学科、江苏省心血管临床进修基地、中科院微循环研究所心脑血管病临床科研基地,卫生部十年百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徐州示范基地,东南大学硕士培养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目前,第五届淮海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开幕在即。

  近日,宫海滨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市中心医院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心血管病的防治和学科建设,引进了美国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并正着手规划扩大心血管病区,建立和完善学科组诊疗制度,力争尽快建立心血管博士点,成为苏北及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心血管医学中心,让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广大心血管病患者,能够就近、及时地得到国内一流水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