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卫生部”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中心”落户我院

卫生部”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中心”落户我院

2011-10-05 不详

  

  9月29日,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在京启动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项目,对25万高危目标人群进行医学筛查并为其中80%开展药物干预。该项目在全国选择40家医院的心内科,对25万名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量表简化筛查,江苏省仅入选2家,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我院袁庆密副院长携心血管内科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脑卒中作为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致残、死亡和复发率高的特点;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我国是卒中第一大国,因卒中丧失的生存年是因心脏病所丧失的3倍,而且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9%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出现偏瘫失语等残障。脑卒中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卒中筛查在一些医疗机构还比较薄弱,筛查策略不明确,适宜技术没普及。比如,颈动脉狭窄超过70%要尽快进行干预,首选是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我国能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医生很少,去年全国只做了不到50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该项目将促进建立心血管病相关科室的卒中预防临床服务工作机制,每个试点科室将设立卒中筛查工作站,配备1名筛查护士和至少5名医生。 将采用国际公认的卒中风险评估模型,对高危人群进行评估,根据不同风险制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同时借鉴国际干预手段和方法,使用阿司匹林等价格便宜,药物安全性好的药物作为基本用药。

  我院心内科是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进修基地,中科院微循环研究所心脑血管病临床科研基地,江苏省首批心血管介入准入单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介入心脏病学、冠心病监护、心血管影像系列诊断、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心衰机制及临床综合治疗,临床微循环研究为我院心内科特色优势。总体水平居江苏省先进行列,部分居国内先进水平。


背景资料

  2009年6月,卫生部正式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成立了以陈竺部长为主任委员、马晓伟副部长、尹力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为副主任委员,办公厅、医政司、疾控局等7个司局的主要领导为委员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体现了卫生部对这项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和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决心。工程开展一年多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重大国民健康干预工程,集中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分泌、超声诊断、护理等专科的国内顶级专家以及北京宣武医院、安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60家工程基地医院为核心的跨学科、跨区域的卒中筛查和防治网络。陈竺部长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是我国慢病防控迈出的关键一步,牵住了慢病防控的“牛鼻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卫生部已经向财政部递交了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列为“十二五”国家重大卫生专项的报告。

  2009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颁布《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规范(试行)》,确定了工程开展的技术路径和标准,明确了心血管、内分泌疾病及其它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引起卒中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进一步扩大了“颈动脉超声筛查”“生活行为方式和药物干预”、“经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术”等卒中筛查、干预和治疗适宜技术的临床推广工作,为工程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筛查采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使用最广泛的风险评分系统,以年龄、未治疗的收缩压水平、治疗过的收缩压水平、糖尿病病史、吸烟、CVD病史、房颤和心电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大等为评估指标,采用量表形式对高危人群进行评估,可评估未来10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且操作简便,并可根据不同风险采用不同的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卒中风险,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可以作为卒中高危人群初筛的一种手段,成为超声筛查的有益补充。

  为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患病人群卒中发病率,最大程度调动临床一线心血管专业医务工作者参与卒中防控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心血管患者的卒中筛查、干预和风险评估方案,实践工程提出“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质、教育先行”、“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策略,为实现降两率(发病率上升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降低10%)的卒中防控总体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委员会拟在工程下设立“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项目”在60家工程基地和候选基地医院范围内确定40家医院的心血管科室,结合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的日常临床工作,实施心血管疾病卒中高危人群中卒中筛查、干预,为今后工程在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开展积累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