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故事 > 就医故事 > 正文

无“晴”天外有“情”天——记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无“晴”天外有“情”天——记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013-12-05 不详
    
     今年48岁的孙大峰,患尿毒症已长达7年余。前几年,他一直在附近的一家医院进行透析治疗。2012年他却离开那家医院,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求治。那家医院派人再三登门劝他回去,他却始终不答应。对方不解地说:“不都是透析吗,徐州中心医院的透析水平能比我们高多少?”
     在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像孙大峰这样舍近求远地来这里求治的患者很多很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毫不犹豫地认定了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呢?
精湛的医术:让生命线畅通
 
     对于透析病人来说,血管通路被称为 “生命线”,是透析成败的关键。而要让血管通路保持畅通,离不开国内领先的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两大保障。
     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是省卫生厅首批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准入的医疗机构。早在1979年,就在徐州市率先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自1996年起,医院肾内科开展了动静脉内瘘术、中心静脉血透导管置入术,2012年开展血液透析2.5万例。科室拥有国际最先进的血液透析机及血液透析滤过机60台,其中有瑞典“金宝”,德国“费森尤斯”、“贝朗”血液透析机及血液透析滤过机,并拥有先进的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由于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注重长期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大幅提高。经过30多年的不断努力与探索,现学科规模和技术水平均领先淮海经济区。
     就拿患者孙大峰来说,来中心医院之前,他一直在当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病情一直较平稳。但是去年秋末在治疗中却出现了“新情况”:过去做透析用的动静脉瘘已经萎缩闭合,无法使用,肢端血液循环则非常差,再次穿刺困难,扎了很多针都不成功,无法继续血液透析。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当地医院的医生一筹莫展。
     就在孙大峰的生命面临极大的威胁的时刻,焦急万分的患者家人打听到,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可以通过在颈静脉置入导管进行血液净化,不需要从肢体穿刺,治疗效果很好。这个信息对于孙大峰及其亲属来说,无异于久旱禾苗遇甘霖。于是孙大峰毫不犹豫地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
     中心医院接诊的医生看到,由于没能照常进行血液透析,孙先生面色灰暗,说话少气无力,心功能很差,血管状况不良,无法再进行动静脉造瘘。在和孙先生及家人进行充分沟通后,由王蕴若医师为孙大峰进行了经颈静脉置入带cuff导管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立即通过新导管进行了血液净化。在精心的治疗后,孙大峰的状态很快就有了改观。导管的外端固定妥贴,还有专门的保护装置,洗澡时也不受影响。医生表示,只要导管维护良好,连续使用5-6年没有问题。而且这次治疗的费用可以由医保支付,没有给他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目前,孙大峰留置带cuff导管已经有一年。每次来院透析时,直接连接留置的导管外端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减少了透析前穿刺的痛苦,而且导管流量大,加上中心的设备先进,透析效果显著,让他非常满意。
    来自安徽的48岁的赵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她4年前患上尿毒症,次年当地医院给她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3年后由于固定不好,伤口没有完全愈合,其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突然脱落,当时医院无法再次插入导管。之后,赵女士先后就诊了多家三级综合医院,但都没有解决血管通路问题。最后,身陷困境的赵女士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
     经检查显示,赵女士左侧贵要静脉内径约1.2mm,其余浅表静脉多有不全血栓。经过精心设计,肾内科专家为赵女士做了左贵要静脉微创转位内瘘手术,建立了新的血管通道。“术后2个月,我就又能进行血液透析了,效果很好,而且胳膊上也没有留多少疤痕。”赵女士深深感谢中心医院医生高超的医术和他们对病人高度的责任心。
     徐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陈茂杰说:“为病人解决难题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为病人留住生命和希望,回归社会,享受生活,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完善的服务:减少患者忧虑
 
     在血液净化中心,90%以上是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长期的替代治疗给家庭经济、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困扰。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们看在眼里,心中思考的是:如何能为患者提供零缺陷的高效、满意的服务?
     考虑到透析的过程随时可能发生心衰、抽搐、呕吐、血凝等险情,护士需要守在患者的身边,随时监控。多年来,护士们一直是弹性排班制,“随叫随到”是她们遵守的原则。在血液净化中心,所有的门诊都实行病房化管理,整体护理责任制包干。制订了病人管理手册,把全科病人按照护士人数分成若干组。护士负责该组病人的指导和管理,要对病人病情、透析治疗方案、检查结果、所服药物种类,干体重、血管通路维护情况、透析饮食及透析充分性全面掌握,定期关注,及时回访并记录,让病人时刻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并竭尽全力采取措施减少患者顾虑。
     在血液净化中心,包括去门诊交费、取药、送化验,都有专门的人员代办。来自安徽的65岁患者王武九,没有老伴,患尿毒症已8年。每次都是独自在淮西客运站乘坐中心医院的第一趟免费班车来透析。当有人问他是否需要陪护时,他说:“不需要陪!在这里,什么事情都不要操心。孩子都忙着上班,没有特殊情况,我不让他们浪费时间。”
     由于透析时间是固定的,好多路远的病人顾不上吃早饭。针对这种情况,陈茂杰主任和护士长深感忧心,积极争取,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为患者提供早、中、晚餐。王武九老人感慨地说:“以前也带饭,但是路上吃不方便,到医院饭又凉了。后来就到小吃摊随便吃点。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急急慌慌的了。”
     为了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血液净化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肾友联谊会。同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让病人参与到疾病的自我管理中来。每次联谊会,相聚一起的病友们叙家常、话离别,相互切磋交流,并期盼着下一次相聚,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
 
真诚的爱心:营造温馨家园
 
     对尿毒症患者来说,疾病是痛苦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因而尤其需要人们的关怀、支持和理解。
     在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的心里,对患者体贴入微的精神慰藉和一流的医疗护理同等重要。他们在工作中自觉地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患者心灵相通,在做好透析的同时注意为他们疗治心灵的创伤。  
     36岁的女教师袁琴,3年前患上尿毒症,丈夫带着女儿离开了她。她心灰意冷,一气之下又辞去了工作,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为了防止袁琴出现意外,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给了她更多的关爱。护士长经常温柔地搂着她的肩头说:“为了孩子和父母,更为了自己,咱要挺住,不能放弃!只要坚持透析,照样可以正常生活。”
     知道袁琴非常疼爱她的女儿,为了让她能在女儿放晚学时母女相见,净化中心专门为她调整了透析时间。这一体现了人性化关怀的细节,深深感动了患者。在姐妹般真诚的帮助和悉心劝导下,她变得坚强起来,又回归了工作岗位。现在,袁琴老师每次来院透析,面容表情都很乐观,当初颓废消极的状态已荡然无存。
     家住安徽农村的小秋燕,14岁患上尿毒症,对原本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女儿,爸爸只身到外省去打工,身形单薄的妈妈背着她来到医院。小秋燕来医院复查时,护士长、李晓红、孙蕾等从家里精挑细选了许多衣服,把小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还买了很多可口的水果和点心给她。
     为了减少小秋燕家的经济负担,陈茂杰主任向她母亲推荐了腹膜透析(这项操作简便易行,其家人在医生指导下掌握要点后,在家即可施行)。腹膜透析需要大量的透析液,可是客运汽车认为透析液属“危险品”,不让带上车。秋艳妈妈为难得哭了。知道此事后,陈茂杰主任和护士长立即与透析液厂家联系,一直找到厂家老总,最后终于说动了厂家,将透析液直接送到安徽农村的这位小患者家里。收到透析液后,秋燕的妈妈立即给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打去电话,泣不成声地表达她和女儿的感激之情。此事在小秋燕的家乡传为佳话。
     由于医患之间的关系亲密,患者们都把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当成亲人。有时他们的亲戚来看病也要请中心的医护人员帮助找医生,而科里人从不拒绝。一位新来的患者看到旁边的患者和护士交谈亲切,忍不住好奇地问:“你和这位护士是亲戚吗?”被问的患者笑着摇摇头:“等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
     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认为:以一颗真诚的心善待你的病人,便会换来无数病人对你的念想,而这正是从医者的价值所在。有一位尿毒症患者,完成了肾移植,不需要再做透析了。但是从那以后他每次到医院检查,仍要来看望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有一次还顺便送给他们每人一小瓶自己做的辣椒酱。一小瓶自制的辣椒酱不值多少钱,却表达了患者深深的情谊。
郑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