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肝胆胰中心应用先进理念及前沿科技 成功救治晚期肝癌患者

肝胆胰中心应用先进理念及前沿科技 成功救治晚期肝癌患者

2019-12-06 
混合现实(MR))技术、3D全息影像标记肿瘤边界、多学科会诊(MDT)……日前, 在董家鸿院士精准外科理念指导下,我院肝胆胰中心应用以上先进理念及前沿科技成功救治一位晚期肝癌患者。

60岁男子肝癌合并肝内转移 多学科会诊(MDT)确定手术方案

     60岁的窦先生一个月前感觉乏力、食欲减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癌合并肝内转移,先后到多家医院求治,都被告知肿瘤已经扩散,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家人带着窦先生来到我院肝胆胰中心。

     肝胆胰中心主任闫军仔细研究患者的影像资料,发现肿瘤虽然已经转移但仍然有手术的可能,不能轻言放弃,需要更精确评估。住院以后,医生用增强CT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转移情况。在增强CT上,肝右叶可以清晰的看见三个病灶,同时在肝左叶边缘也发现了一个病灶,肿瘤良恶性不能确定,需要应用一种先进的增强磁共振检查(普美显)来辅助诊断。

      磁共振检查最终证实左叶也是恶性肿瘤,在左右叶都有病灶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的。肝胆胰中心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围绕窦先生下一步治疗计划进行分析,并请来了介入科的曹驰主任医师,经过仔细研究,达成统一意见:先为窦先生做一次介入治疗(肝肿瘤栓塞术),控制病情进展,尝试减灭小的转移灶。


混合现实(MR)联合3D全息影像标记肿瘤边界 使组织器官“透明”

      介入治疗后1个月,医生为窦先生复查了CT,发现肝左叶的肿瘤消失了,介入治疗有了显著的效果,这就为根治性手术提供了机会。手术准备便紧锣密鼓的展开了,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肝右叶的病灶中有两个在肝组织深处,手术中在肝脏表面是肯定看不见摸不着的,根据传统的手术办法,如果术中不能准确的定位病灶,为了完整的切除所有肿瘤,必须切除整个右半肝,而术前精确地肝体积测算结果表明,窦先生剩余的肝体积是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那就意味着可能出现最凶险的术后并发症:肝衰竭。

      再一次的多学科会诊开始了,这次请来了彩超科的医师、3D重建及混合现实技术的工程师。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决定手术中彩超引导定位,混合现实技术联合3D全息影像标记肿瘤边界,争取做到牺牲最小的正常肝组织,精准的切除病灶,尽最大可能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

     混合现实(MR) 是一种图形学领域的新技术,在医疗上它以患者影像学数据重建的3D全息影像为观看对象,实现虚拟模型与真实环境完美融合,可为医生提供病灶结构的1:1复原的全息模型,手术过程中将全息影像模型移到病患体位或者叠加在病患病灶结构上,虚实融合,保证了创伤最小的基础上的病灶结构的最大化暴露,使组织器官“透明”。


VR眼镜“身临其境” 远程实时手术指导

     手术如期进行。齐敦峰副主任医师在手术台上佩戴VR眼镜,通过虚拟影像与肝脏实体的叠加,清晰立体地识别了肝脏内部重要胆管和血管,所有的肿瘤病灶暴露无遗,肿瘤的毗邻关系和需要特别保护与关注的脉管结构都精确地辨别出来。而在肝胆胰中心的医生办公室,闫军主任带领中心的其他专家一起通过VR眼镜身临其境,与手术台上实时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着最佳手术方案,在各位专家统一意见之后,齐敦峰在最为恰当的位置标记了预切线。

      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顺利切除了肝IV段、V段及VIII段的腹侧段,这种解剖性的段+亚段的肝切除对治疗肝脏多发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准肝切除的创新理念必须依托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同时手术医师需要具备极为高超的手术技艺。手术对整体的肝脏功能创伤很小,术后剖开标本发现所有的肿瘤都在其中,而且距离切缘都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目前,患者已出院。

      这是一次远程手术指导的尝试。相信不久以后,身在北京的董院士团队通过一副眼镜就可以“手把手”地指导我院的肝胆胰手术了。


北京徐州两地手术“零距离”  为徐州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窦先生术后恢复的很顺利,目前肝脏功能已经基本正常,这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保障。肿瘤内科和病理科医师正在为他探索着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在窦先生和他的家人充满了信心。他的顺利康复不仅依赖于整个肝胆胰中心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更依赖于多学科会诊(MDT)的理念以及各种前沿的辅助技术。

      多学科会诊(MDT)是由多学科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尤其适用于肿瘤疾病的诊疗。在MDT模式中,患者在治疗前可得到由内外科、影像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的综合评估,以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最佳治疗手段,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同时避免了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在很多常见肿瘤治愈率的提高,和多学科会诊(MDT)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董家鸿院士专家团队进驻我院以来,我院肝胆胰中心在医教研各方面均取得飞速发展,尤其在医疗技术方面锐意进取,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开拓了新视野。新的诊疗理念与前沿科技也逐渐渗透到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最近开展的混合现实技术更是代表着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医疗科技,它可以帮助我们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肝胆胰中心每两周一次的远程会诊加深了与清华长庚医院以及全国多处工作站的沟通与合作,在短短一年之内解决了我院近百例疑难复杂的病例,其中包括肿瘤内外科、消化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疑难危重患者。今后全息影像的共享可以为远程会诊提供更精确直观的病例资料,从清华长庚医院及全国多家院士专家团队获得更详实更个体化的会诊意见。随着移动5G网络的推广,不久以后便可实现手术过程中实时远程指导,北京徐州两地手术“零距离”,为徐州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推荐专家
闫军 肝胆胰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学术兼职: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亚太肝胆胰协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委员、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青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特邀评审专家。
      经历: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先后工作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二十余年,对肝胆胰良恶性疾病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外科技术。曾获得2014美刀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冠军,2016“微创医师奖”全国第二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创新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肝癌的基础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

齐敦峰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中心微创组组长
     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于2011年至2012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学习。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学组青年委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对普外科肝胆胰脾、疝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硬化、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及腹部疝的外科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咨询电话:1390520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