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要自信,我们一起努力,疫情一定会成为过去式!

要自信,我们一起努力,疫情一定会成为过去式!

2020-02-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仍非常严峻。新闻报道、实时数据、救援信息每天扑面而来。担心、害怕、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一些与平常不一样的心理、生理反应肯定会出现在你我或家人中。实际上,这是任何正常人群应对任何危机事件的正常反应;下面我们将罗列一些最为常见的表现:情绪、认知、躯体、动作、三观等五个层面的“异常反应”。
  情绪层面:出现了面对疫情无法控制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控制不住地担心会不会被感染;也可能出现对传染来源、对政府、对干预措施的抱怨、愤怒;对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愤怒、无助、绝望;甚至可能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对待别人没有了耐心。
  认知层面:出现胡思乱想,浮想联翩,对身体感觉特别敏感,并将身体的各种不适都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总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了,认为生活中到处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并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认为生命比较脆弱,难以信任他人和社会,但却特别容易轻信某些谣言等。
  躯体层面:出现不自主地心慌、胸闷、头晕、头痛、乏力,容易出汗,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心悬在半空中,身体各种不适、颤抖、疼痛,容易疲倦、食欲下降、胃胀、打嗝,尿频,睡眠紊乱,甚至出现血压升高、月经周期紊乱、脸上长痘等情况。
  动作层面:反复去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在网络上跟风,批判政府,随意发帖子或朋友圈,大脑失去理性;行为变的冲动、坐卧不安、经常暴躁、发脾气;吸烟、酗酒、或聚众打牌,作息紊乱;甚至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歧视、殴打湖北武汉或疫区来的人员,而自己却擅自外出放风、不带口罩等;有时也会出现逃避、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等。
  三观层面:比如对国家、政府、职业的看法都会受到影响。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漫长的假期、出入的不自由、铺天盖地的信息、迷茫的疫情局势,惊慌失措的人们,我们该如何自我调整呢?
  焦虑和恐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或应激时正常的一种反应。适度的焦虑、恐惧有助于个体渡过危机,但过度的焦虑、恐惧会使人行为失当,造成异常的恐慌。那么面对疫情时个人将如何采取合适的反应呢?


1、从行动上积极应对


  1.1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的饮食和睡眠。适当运动和娱乐是维持自己身心稳定的基本条件,多做深呼吸,有利于放松。深呼吸会直接作用脑干,让你的心跳、血压都缓下来、降下来。人在应激(压力)的时候身体也是紧张紧绷的,这个时候干预应该多在躯体和动作层面进行,活动一下肩颈和腰背,让身体重新恢复能量,呈现一种灵活的状态。
  1.2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可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
  1.3如有潜在接触史,需留意自己的症状,必要时自我隔离、积极就诊。


2、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调整


  2.1转移一下注意力,改变一下想法(认知):让人们陷入危机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每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要合理筛选信息,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权威性,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以讹传讹;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的频率,适时关注一下;做一些可让自己更开心的事情:听一下有关的放松音频,少看手机,着眼未来,多设想或计划甚至写一下自己近期想要去做的事情或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2.2学会定期识别自己躯体和情绪上的不适。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感染新冠肺炎,但有时仍会出现心身不适的反应。这些可能表现为睡眠差、食欲差、心慌、头昏、头痛等,也可以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不良反应较轻时可自我调整,当反应严重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现在网络心理咨询或电话咨询的平台很多。
  2.3要试着去接受自己经常波动的情绪,接纳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每个人在面对如此重大事件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带来一些情绪上或者身体上的问题,这都是正常的,也可称作“正常化”。
  2.4最后试着寻求他人帮助。在回归积极的生活状态、尝试放松训练、学习科学知识后,如果还是存在情绪问题,请及时宣泄,或寻求家人、朋友、政府等的社会支持,甚至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进行网络面对面的沟通。以便解决问题、化解冲突。
  任何行为都有功能,所以我们要注意觉察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并接纳它,先跟后领的再去改变它:接纳我们躯体的感觉、接纳我们的情绪,然后向着我们希望的感觉和情绪去努力。
  每件事物就像硬币一样都有它的正反两方面,我们要试着换一种视角,用第三只眼睛去全面的看待它。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损失和恐惧,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休息,甚至是机会。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灿烂的!我们要有自信,要及时发现、确定并加强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资源”,相信你是有能力的,你是最棒的,我也是最棒的,我们一起努力,疫情总归会成为过去式!


作者:万礼霞
整理:鲍丹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