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晨报:告别“抖慢僵”,不再害“帕”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周三来徐坐诊
7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邬剑军教授将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坐诊,并深入病区为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会诊、查房,提供诊疗指导的消息不胫而走,“帕友”家属们奔走相告。
“在手机上蹲了一个多月都没挂上邬剑军教授的专家号。听说这次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坐诊,我特意回邳州把老妈接过来了!”患者家属徐女士激动地说,“机会太难得了!”
特效药失灵了咋办?
徐女士的母亲今年75岁,被确诊为帕金森病7年。确诊后一直服用美多芭等复方左旋多巴胺类药物。用药的前几年效果非常明显,抖动、行动迟缓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近几年,特效药好像突然失灵了,出现明显运动并发症,经过多种药物联合、多次调整药物剂量,无法控制的震颤发作频率,行走困难等现象越来越重。
徐女士带着母亲走访了多家医院,医生给出的后续治疗方案基本指向DBS。但是徐女士的母亲有几项指标不符合典型的DBS手术指征。所以徐女士一直不敢下决心为母亲手术。
DBS即脑起搏器,是近年用于脑深部刺激的最先进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有运动障碍的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癫痫等。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徐女士得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是国内翘楚,神经内科邬剑军教授长期以来以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至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专攻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目前主要工作方向包括遗传性运动障碍的诊断、治疗以及与功能神经外科合作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疾病,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徐女士上周带着母亲专程去上海求医,但是邬剑军教授在上海一号难求。当然,此次上海之行也不是一无所获。徐女士打听到邬剑军教授将在7月31日上午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坐诊。徐女士甚至还拿到了徐州市中心医院的预约挂号电话18168239350。她当即拨打了这个电话,张慧医生为其办好了预约登记手续,并告知邬剑军教授坐诊地点是徐州市中心医院本部门诊三楼14号诊室,同时提醒就诊当日,携带医保卡以及既往病历资料、检查报告,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需携带胶片。
“邬剑军教授是这方面是国内顶级专家,让他掌个眼,放心。”徐女士说。
家门口的福利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告诉记者: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帕金森病患者不仅有动作缓慢、静止性抖动、僵硬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还有抑郁、嗅觉下降、便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嗜睡、认知功能障碍等肺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7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邬剑军教授来徐坐诊,并深入病区为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会诊、查房,提供诊疗指导。这对于本地有帕金森病困扰的患者来说,家门口的福利可别错过!
邬剑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老年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帕金森病、震颤、抽动症、肌张力障碍、舞蹈症、肌阵挛、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肝豆状核变性和各种神经遗传病。
来源:《都市晨报》2024年7月29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