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用心用情促进患者康复 上海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专家来徐坐诊

时间:2024-09-26阅读量:100 次

 在医疗资源不断整合与优化的今天,跨地区医疗合作正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福祉。9月21日,上海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白玉龙教授坐诊“上海华山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联合门诊”——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科门诊。


 专家坐诊,人气爆棚

  上周六的徐州市中心医院集团康复医院(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科门诊格外热闹,众多患者及家属从各个渠道得知白玉龙教授来徐坐诊的消息后,早早地来到了医院。门诊大厅里,人们有序地排队等候,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

  在问诊过程中,白玉龙认真倾听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讲述,不时地提出问题,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他耐心细致,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疑问,白教授总是耐心地解答,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忧。

  一位来自安徽萧县的患者家属感慨道:“听说白教授要来徐州坐诊,我们星期五就赶来了。能让上海的专家给我们看病,真是太好了。教授很有耐心,同时告诉我们不必去上海住院,在徐州市康复医院就可以接受治疗,这让我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整个门诊现场秩序井然,医护人员们忙碌而有序地为患者服务。他们协助白玉龙进行问诊、检查和记录,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精准评估,个性化治疗

  79岁的李姓老人14 天前突发脑卒中,意识不清,伴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至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完善颅脑CT、CTA 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急诊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脑保护伞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经皮颈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调脂稳斑及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存在右侧肢体活动不能、言语不能、认知障碍等情况,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市康复医院。

  白玉龙教授与徐州市康复医院巩尊科教授、翟宏伟主任医师共同对李姓老人进行了精准的康复评估。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分析,专家们认为患者脑梗死14 天,主要遗留有右侧肢体瘫痪,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平衡协调功能障碍,日常生活独立能力障碍,二便功能障碍,有坠床、跌倒等风险。目前需要重点改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防继发运动损伤及并发症。

  针对老人的病情,专家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处理方面,完善相关检查,予以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功能,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康复目标设定为:短期目标为3周后达到坐位平衡2级,6 周实现步行能力。长期目标为日常生活自理。康复计划包括予以主被动肢体功能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低频脉冲电治疗、计算机言语矫治、作业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

  白玉龙特别强调,康复宣教非常重要,他耐心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日常床椅转移安全,预防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注意检测患者血压血糖变化,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徐州市康复医院医生表示,精准的康复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白玉龙等专家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患者的康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共享,造福患者

  徐州市中心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跨地区医疗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上海华山医院作为国内知名医疗机构,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优秀的医疗人才。通过与徐州市中心医院合作,将这些优质资源引入徐州,为徐州地区的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白玉龙教授等专家的坐诊,让徐州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避免了长途奔波和就医困难。

  合作也促进了徐州市康复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分享临床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徐州市康复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为徐州地区医疗技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通过引进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和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康复治疗服务。

  合作还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和满意度。对于患者来说,能够得到知名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和鼓舞。让他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可。

  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跨地区医疗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徐州市康复医院负责人表示,期待与上海华山医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守护群众健康。同时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积极关注医疗合作带来的好处,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徐州日报》9月26日 7版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