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伟:无影灯下守护生命 救死扶伤甘当幕后英雄

时间:2021-11-18来源:阅读量:100 次

日前,徐州市卫健委《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第二轮)培养项目名单》公布,麻醉一科主任、ECMO团队负责人王立伟入选。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科医生承担了患者生命的救治与维护工作,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麻醉医生的身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身怀敬畏之心”正是王立伟及其团队的真实写照。

领跑:医者仁心 ECMO团队屡创生命奇迹

“王主任,谢谢您和您的团队救命之恩”49岁的徐先生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向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ECMO团队致谢道别,送上锦旗,随后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病房,出院回家。据悉,经历了生死危机的徐先生,在我院麻醉科王立伟为主导ECMO团队救护下,患者的循环、内环境、呼吸功能、凝血均维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ECMO又一次创造了生命奇迹。之后,在我院ICU、CCU,心内科团队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徐先生逐日康复。

类似送锦旗的事情还有很多,麻醉科墙上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个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不管病情多复杂,只要有一线机会,王立伟就从不错过,总是竭尽所能为患者创造手术机会。回忆临床生涯中一段段有惊无险的救治,王立伟微笑着说:“患者的健康就是我的情绪晴雨表。这些生命的奇迹时刻提醒我肩负的神圣使命。”

日常工作中,王立伟处处践行医者仁心。收治每一位急危重症的患者在ECMO上机的最初一两天里,王立伟都会“住”在医院,实时关注患者的情况。 他要求自己的ECMO团队成员分批对每位重症患者进行“日夜守护”,在保证每天手术室病人正常麻醉监测的前提下,三班制轮换,每个班都会派出1名医生和1名护士紧紧“盯住”患者,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每隔一小时都把各种监护数据、操作发到“徐州市中心医院ECMO微信群”里,供团队成员随时交流、探讨,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个微信群里不光有以王立伟为首的ECMO团队成员,还有我院心内科、心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超声科等和重症抢救相关的临床科室主任,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医院ECMO领域的相关专家,他们也会适时给出治疗意见。每一个经ECMO救活的生命,都是ECMO团队成员多少个日夜不间断守护中“熬”出来的。

“对于重症心脏疾病的急救来说,ECMO技术往往能在危急时刻发挥奇效,但并发症较多,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素养。每次抢救过程都如履薄冰,每一项生命体征或细小指标的变化、应对、调整,都需要丰富的经验作为后盾,才能作出精准的判断。”王立伟这样说。

早在2016年,在王立伟团队主导下,我院就已率先应用ECMO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后,跨专科成立的ECMO救治团队应用ECMO救治患者近50例,救治病种包括重症心肌炎、过敏性休克、严重气道狭窄、恶性肿瘤等。年龄最大的患者77岁,填补了本地区在危重症患者领域ECMO技术应用的空白,时刻为区域内的危重症患者提供畅通的生命救治保障平台。

创新:敢为人先 致力学科发展

王立伟倡导精准医疗,致力于精准服务患者。根据本科室的实际工作特点,王立伟做了很多思考,近年来,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疼痛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上,将超声技术成功应用于麻醉过程中患者的有创操作及重要生命相关信息评估,为麻醉医师提供“第三只眼睛”,指导团队持续学习超声技术,做到处理有据、有的放矢。

麻醉科是一个集临床麻醉、慢性疼痛治疗、危重病人救治为一体的临床综合学科。王立伟认为,临床工作中,不仅要依赖经验,更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指南和文献,并个体化地应用于每个患者的诊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医疗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刷新经验,给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为此,他潜心科研,不断创新,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市科研基金项目。

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舒适化医疗技术,显著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舒适度,在骨科等创伤患者术前的疼痛治疗中,采用超声下神经阻滞技术提前介入患者的疼痛治疗。发展疼痛科建设,开展了脊髓电刺激器置入术、鞘内药物治疗泵置入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调节毁损术、腰椎间盘化学溶盘术等,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尤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椎间盘突出症及癌性疼痛。

“舒适化医疗伴随着理想的麻醉药物和先进的麻醉给药技术发展而来,我院麻醉科将担当作为,把舒适化医疗渗透在日常诊疗的方方面面,为创造美好生活不懈努力。”王立伟说,他带领全科团队将舒适化医疗广泛应用于术前、术中、术后,例如门诊胃肠镜等有创操作中,这显著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舒适度,让临床医生的操作更安全,让医院工作效率再提高,让患者的就诊更舒心。因此,科室获得了中国医师学会麻醉学分会授予的首批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资格。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围术期死亡率,麻醉科的足迹已广泛涉及手术室内麻醉、门诊麻醉、麻醉后恢复、疼痛门诊、术后镇痛、外科监护治疗、院内急救和复苏等医疗一线。王立伟带领团队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全面实践“术前麻醉门诊-术中精准麻醉-术后麻醉监护”的一体化围术期管理理念并逐渐向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提升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和救治水平。

坚守:行医是职业更是使命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王立伟带领团队以精湛的医术、艰辛的付出和高尚的医德为病人服务,其团队始终将对病人放在首位,常年少休无假,加班加点更是工作常态。患者的病情好转或者身体康复往往是团队成员最好的安慰。

尽管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中的“老大难”问题,但王立伟却认为,如果医务人员想在医患关系中把握主动,首先应该倾听患者的声音、理解患者的难处、获得患者的信任,坚守医疗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原则。

不同于对患者的“温情”,王立伟团队在学术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近5年来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课题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国内外麻醉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影响因子3分以上 8篇,最高影响因子129分。带领团队取得十余项各级科研项目成果,并积极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在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脑功能网络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干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治疗思路。研究成果发表于外科学国际顶级期刊《ANN OF SURG》,为其团队的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王立伟不仅自己致力业务钻研,还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王立伟深知,任何一门学科,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继承和发扬,麻醉学科事业才能得以延续。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也成为了我院麻醉科发展的重点。科室是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学专业基地,拥有28名规培带教老师,其中12名医生获得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合格证书。规培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多次参加省级比赛,并荣获多项赛事奖项。科室先后派遣多位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研修深造,极大地推动了青年医师之间的学习工作热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俗语云:“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如今,麻醉科现有麻醉医师69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23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3人,硕士39人,学士25人。根据学科发展和临床工作需要,目前专科设置多个亚专科小组,合理分配各亚组专业人员,在尊重医生本人兴趣的基础上,基本做到职称、学位、能力的合理搭配。

在临床诊疗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王立伟团队的科研成果也获得同行的认可,作为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学科带头人当选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学专业规培基地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药理学组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日间手术麻醉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淮海麻醉联盟秘书长、徐州市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行医,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王立伟表示,作为领军人才之一,他将继续带领整个科室形成业务上不断钻研、服务上耐心细致、道德上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帮助。

对于未来几年的工作愿景,王立伟说,希望医院的综合实力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成为淮海地区、江苏省的专业诊疗中心;希望团队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希望能够更好地对周边的医院进行帮扶,把更好的技术、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编辑:付恺心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