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胰腺肿块/反复胰腺炎、腹膜后肿块、颈部肿块,一定就是恶性肿瘤吗?——也有可能是一种良性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通过及时诊治可以改善症状、使疾病缓解。
精准诊断 揪出疾病幕后元凶
62岁的陈大叔近两个月饱受双眼睑肿胀困扰,晨起时尤为明显,如同戴了副无形的“水肿眼镜”。辗转多家医院,CT报告均显示双侧泪腺肿大,有医生怀疑淋巴瘤,建议手术切除。心怀忐忑的陈大叔来到我院眼科,由于患者泪腺肿大且进展快,考虑感染和肿瘤性疾病可能。通过完善眼眶增强MRI检查,显示泪腺呈均匀肿大,未见恶性肿瘤特征性强化。
眼科主任医师王海为敏锐觉察异常:“泪腺肿大合并唾液腺肿胀,需警惕系统性疾病。”在王海为建议下,陈大叔转诊至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祖蓓蓓详细询问后发现,这种莫名肿胀可能另有隐情——验血结果显示他的IgG和IgG4抗体水平异常升高,病理结果符合IgG4-RD特征,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
“貌似肿瘤,却非肿瘤” IgG4相关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
IgG4-R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受累器官的不同。常见症状包括:
局部肿块或肿胀:如胰腺肿大、唾液腺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梗阻症状:如胆管梗阻引起的黄疸、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等。
功能障碍:如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糖尿病、唾液腺功能不全引起的口干等。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二、诊断方法
IgG4-RD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1、临床表现:出现上述可疑症状,特别是多个器官受累时,需警惕IgG4-RD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受累器官的肿大、肿块或梗阻等改变。
3、血清学检查:血清IgG4水平升高是IgG4-RD的重要特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升高。
4、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IgG4-RD的金标准,可见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三、治疗方法
IgG4-RD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护器官功能。常用治疗方法包括: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gG4-RD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
2、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
3、生物制剂:近年来,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在治疗IgG4-RD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四、就诊提醒
IgG4-RD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被误诊漏诊,多数患者需辗转多个学科就诊才能诊断,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王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