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52岁的张先生突然感觉腰部像被火烧一样剧痛,没过两天,皮肤上出现了成串的水疱伴局部皮肤发红。这正是俗称“蛇缠腰”的带状疱疹在作祟。
据我院皮肤科主任李晶冰介绍,每年春天,带状疱疹患者的数量会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春季温度更迭,人的免疫力降低,给了病毒可趁之机,容易引发带状疱疹的发作。
“蛇缠腰”?其实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带状疱疹”得名于其典型特征:病毒沿单侧神经节分布,在皮肤上形成条带状排列的红斑水疱(形似“蛇缠腰”),它与水痘是同一种病毒引发的不同阶段疾病:首次感染表现为全身散发的水痘,多见于儿童,传染性强;病毒潜伏神经节多年后,当免疫力下降时复活则引发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以局部剧痛伴皮疹为主,好发于成人。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的神经,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绝大部分人会形容刀割样的、火烧样的、针刺样的、穿心一样的疼痛。这样的疼痛随着疾病的好转,很多人慢慢就消去了,但有不少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患上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局部皮肤剧痛是典型信号
带状疱疹最常“光顾”胸背部肋间神经分布区,除此之外,头颈部、腰骶部也可能出现。
典型表现:因病毒沿神经分布扩散,一般只出现在单侧,最常见的就是单侧腰背部突发红斑、簇集水疱,呈带状排列不超过中线。
疼痛特征:刀割样、火烧样、电击样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特殊类型:少数患者会出现播散型皮疹,甚至危及内脏。
注意“黄金72小时治疗法则”
皮肤科专家强调:发病72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
用药选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镇痛方案:普瑞巴林等神经修复药物联合治疗,可使PHN发生率降低50%。
特殊人群:免疫缺陷者需静脉注射膦甲酸钠,孕妇、儿童用药需更加慎重。
特别提醒: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关于带状疱疹的三大误区
误区1:“蛇缠腰”只长在腰上?
真相:病毒可潜伏在任何神经节,头面部(Ramsay-Hunt综合征)、内脏(肠梗阻)甚至四肢都可能发病。
误区2:“得过一次就终身免疫”?
真相:5%免疫低下人群可能复发,肿瘤患者年发病率高达31/1000人年。
误区3:“带状疱疹会传染”?
真相:急性期疱液含病毒,需避免接触儿童,但结痂后,传染性将消失。
提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接种疫苗:50岁以上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达97.2%。
生活防护:避免熬夜、着凉,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
及早就医:出现不明原因神经痛时,72小时内就诊可大幅降低后遗症风险。
专家提醒:若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伴皮疹,切勿盲目使用“偏方”,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早期规范治疗不仅能缩短病程,还能将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降低60%以上。韩月媛